天渐冷,血糖升!中医4法调血糖,保护健康好入冬~
时间:2022-11-04 13:10 发布人:小编 浏览:
糖尿病病情发展和季节关系非常密切。渐入深秋,天气越来越冷,寒意容易造成血糖升高,所以糖尿病更容易在秋冬季爆发或加重。
因此,糖尿病患者在这个时节尤其要做好自我防护。
中医怎么认识糖尿病
糖尿病总以热伤气阴为病机核心,最明显症状就是口干,所以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,把糖尿病称作“消渴”。
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、中消、下消三种类型。
1.上消
病位主要在心、肺,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、喉咙干热、嘴唇干燥,饮水后仍口干;小便多、颜色发黄;食量变化不明显;舌红,苔黄干涩。
2.中消
病位主要在脾、胃,吃得多但饿得快是中消最明显的表现,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。
此外,还表现为小便频多、大便干结、头晕目眩、形体消瘦、舌红苔黄等。
3.下消
病位主要在肝、肾,主要表现是小便频繁且量多;面色潮红,手足心热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。
糖尿病的中医保养指南
1.饮食少苦多酸
无论属于3种类型中的哪一种,生津护阴都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。
中医认为,酸可生津,而苦能坚阴,苦寒药能通过泻火达到存阴的目的。因此,苦和酸搭配,有助于降糖。
苦味食饮种类繁多,比如苦丁茶和苦荞茶就是不错的选择。
不过苦的茶饮、食物多偏寒性,过多食用于脾胃无益,故而可以选择少量的苦味食物,搭配酸性的山楂和酸梅汤食用,以达到饮食控糖的目的。
2.吞津液
吞津液是常用的生津法之一。一些人在锻炼之后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情况,这时一定要内吞唾液。
现代医学证实,唾液可以湿润口腔,软化食物,便于吞咽。而唾液中的淀粉酶还可以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,有助于消化吸收。
此外,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;唾液中的黏蛋白可以保护胃黏膜,还有增加胃黏膜抗腐蚀性的作用。
3.细嚼慢咽
另外一个生津方法是吃饭时细嚼慢咽。
一般来说,吃一口饭至少需要咀嚼36下,这时嘴里会产生大量津液,然后再慢慢顺着食物吞下。
有些人吃饭速度较快,几分钟就搞定一顿饭,如果不改掉这个不良习惯,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胆结石或者膀胱结石等疾病。
4.“慢”运动
作为控糖的有效手段之一,秋冬季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。
不过,进入秋收、冬藏阶段,在行为上也要以“慢”为主,不宜做过量的运动,也不宜出太多汗。
可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打太极、乒乓球、室内羽毛球等。运动时间最好选择进餐后1小时。
▶ 运动方案
以走路为例,建议每次30~60分钟,一般慢速行走以每分钟60~70步为宜,中速行走每分钟80~90步,快速行走为每分钟110~120步。
走路的速度应按个人体力而定,也不要刻意追求运动时间。
运动前要做好热身;运动结束时也应做些放松调整活动,如慢走几步、揉揉腿、做几下深呼吸等,逐渐从锻炼的兴奋状态回到静息状态。
版权声明
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报,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