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抱药枕,胜于宝玉!闻香能治病,快来看看哪款适合你~
时间:2021-03-22 16:39 发布人:高燕仙 浏览:
药枕,大概起源于古人枕香草风俗。古代人住茅草屋,常有蛇类小虫出没,枕香草可以驱虫驱蛇。据文献考证,枕香草在西汉时已流行。司马相如作《长门赋》即有句曰:“搏芬若以枕兮,席荃兰而芷香。”这里的“若”,即“杜若”,别称“竹叶莲”,为一种香气浓郁的药草,可以治疗虫蛇咬伤。
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绣枕,枕中装有佩兰叶,佩兰叶气味芳香,有化湿辟秽之效,这大概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药枕了。唐朝“药王”孙思邈早有“闻香祛病”的理论,终生使用药枕。宋代养生家蒲虔贯著《保生要录》赞誉“常抱药枕胜于宝玉”。他强调,制作药枕的药物,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,“药枕性太热则热气冲上,太冷又冷气伤脑,唯用理风平凉者乃为得宜。”书中介绍治疗头风、目眩的“药枕方”,是采用蔓荆子、甘菊花、白香芷、白术、防风、石菖蒲、黑豆等11种中药剉成碎末,用绢囊盛之作成枕芯。陆游一生酷爱药枕,在《剑甫诗稿》中写道:“昔年二十时,尚作菊枕诗。采菊缝枕囊,余香满室生。如今八十零,犹抱桑荷眠。”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苦荞皮,黑豆皮,绿豆皮,决明子······作枕头,至老明目。”慈禧太后对药枕有特别的爱好,晚清大臣裕庚之女德龄所写《清宫二年记》记载慈禧深信药枕除了健身治病之功效外,还有延缓衰老和美容的作用,她拥有名目繁多的药枕,茶叶枕、菊花枕、茉莉花枕等。
中医认为,人的颈项和头面分布着许多穴位,如风池、风府、翳明、翳风、百劳等,使用中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及颈项,再通过经络的传导,对人体有调和气血、祛病延年的作用,且简便易行,为大众所喜爱。药枕制作上一般多做成传统的圆枕,药枕中的药物多具有芳香走窜的性质,花、叶、种子最常用。通过不断挥发,中药微粒子借头温和头上毛窍的吸收作用透入体内,疏通气血,调整阴阳;同时通过鼻腔吸入,经过肺进入体内,此所谓“闻香治病”的道理。
使用药枕时应注意几点事项:药枕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恢复期以及部分外感疾病急性期。枕内容物宜选辛香平和、微凉、清轻之品,以植物花、叶、茎为好,不宜使用大辛大热、大寒及有毒之物,如附子、乌头、狼毒、斑蝥等,慎用动血、破血之品,如麝香等。孕妇禁用药枕。药枕宜定期更换枕芯,以一个月至三个月为宜,夏天宜常晒晾,以防发霉变质。
小儿宜选不凉不燥又细碎的小米枕,以保护头骨;老人宜选微寒的菊花枕;阴虚火旺体质宜选绿豆枕、黑豆枕;阳亢体质宜选夏枯草枕、蚕砂枕;耳鸣耳聋患者可选磁石枕;目暗目花患者可选菊花枕、茶叶枕和决明子等“明目枕”;神经衰弱者、心脏病患者可选琥珀枕或柏子仁枕。夏季暑热炽盛时,宜选竹茹枕、石膏枕。
决明菊花枕
明代朱之藩有诗《决明菊枕》:“警枕神劳石枕寒,无如药裹最相安。”白菊花500克,决明子500克,同装入枕芯中。菊花疏风清热,明目,解毒;清代刘灏《广群芳谱》中载:“决明子作枕,治头风,明目,胜黑豆。”
此枕对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、目赤羞明,视物昏花有良效,尤宜于高血压病患者。
蒲虔贯药枕
蔓荆子40克,菊花40克,细辛30克,白芷30克,白术20克,通草40克,芍药30克,防风40克,羚羊角40克,犀角(水牛角代)40克,石菖蒲40克,藁本30克,黑豆40克,以上共剉碎,装入枕布中。
对于头风头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,可缓解头晕目眩,头昏重,眼睛昏暗甚至疼痛,鼻塞等症状。
养心安神枕
夜交藤200克,合欢花100克,酸枣仁、柏子仁、五味子各30克,白菊花100克,石菖蒲60克,远志60克,竹叶100克,上药装于布袋内,对于心绪烦乱之失眠患者有安神定志之功效。
内容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