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最易被邪侵而发病,秋季养肺要注意这三点!
时间:2020-10-27 09:54 发布人:黄秋实 浏览:
中医认为:“春养肝,夏养心,秋养肺,冬养肾。”肺为清虚之体而居高位,为五脏六腑之盖,开窍于鼻,外合皮毛,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而入,多先犯肺,肺叶娇嫩,不耐寒热,易被邪侵而发病,是人体最易“失守”的一道防线。
入秋以来,天气由热转凉,昼夜温差加大,老年人呼吸道薄弱,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下降,气道分泌物清除功能降低,肺部容易发生感染。
另外,不少老年人由于怕冷,秋冬季户外活动明显减少,在家时也常常门窗紧闭,室内空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混浊,人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。
那么秋季应该如何养肺呢?
燥易伤肺,多喝水很重要
肺是非常娇嫩的器官,它喜润不爱燥。根据五行学说,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,肺主皮毛,开窍于鼻。故外感燥邪多从皮肤、口鼻而入,其病常从肺开始。故秋天要注意水分的供给。
中医认为,燥易伤肺,燥胜则干,故应遵循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选择滋阴润燥、滋补润肺、清热降火的膳食。如山药,气阴双补、肺胃同调;蜂蜜,调理肠胃、养气润肺;银耳,润肺生津、益气安神;大枣,滋阴润燥、益气补血。
也可食粥养肺,如银耳大米粥:银耳5克,大米80~120克,加蜂蜜适量同煮;大枣银耳粥:银耳5克,大枣10枚,加入适量清水,可加入适量冰糖,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。
主动饮水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也很重要,最好每天主动喝6~8杯水。其中,晨起一杯水最为重要,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,排泄、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都使不少水分流失,小支气管内的痰液易变得黏稠不易咳出,甚至堵塞,从而引起肺部和支气管炎症。清晨饮水可以很好地缓解呼吸道脱水情况,清晨饮水以白开水为好,也可以加少量蜂蜜。
少辛增酸,重饮食也要重心智
在饮食方面,要注意少辛增酸。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,除少辛之外,在秋天还要增酸,以增加肝脏的功能,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。
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、姜、蒜、韭、椒等辛辣食物,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。总之,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,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。
不仅是饮食,秋季养肺还要注意精神调摄。《黄帝内经》载:“悲则气消”、“忧愁者,气闭塞而不行”。说明悲忧过度最易损伤肺气,导致气运失常。
医讲“常笑宣肺”,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笑可使肺扩张,使更多氧气进入身体,血能载气运行全身,促进新陈代谢。
避免感冒,老年人是养肺“主力”
秋季肺病最容易找到老年人,因为老年人在天冷时最容易感冒,若不引起重视,在病毒感染基础上,很快会合并细菌感染,易发生重症肺炎。
据了解,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死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,由于老人发病时往往症状不典型,可以不发热或只有低热、咳嗽少、痰不多、无胸痛,也可以突然畏寒、发热、神志不清、呼吸频率加快,血压下降,可低于90/60mmHg,出现感染性休克。
所以,有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慢阻肺、肺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用药。伴有缺氧、呼吸衰竭时应该进行家庭吸氧治疗,避免由于长期缺氧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。
适当进行肺康复锻炼,可根据个体情况每天进行数次腹式呼吸锻炼。可做有氧运动,如步行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,改善肺功能。另外,如咳嗽咳痰、呼吸困难比平时加重或痰量增多或成黄痰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版权声明
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报,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